2012年四川省鑄造協會全省鑄造行業調研情況匯報
為掌握全省鑄造企業基本情況,四川省鑄造協會于2012年3月受業務主管部門四川省經信委重裝處委托,正式展開了對全省鑄造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和實地調研工作,調研內容涵蓋:
各企業2011年度生產能力、企業性質、從業人員(含技術工人、高、中級技術人員)、產品出口、主要生產設備、環保及能耗相關經濟指標、大型國有企業及國有改制企業現有狀況及發展情況、鑄造園區的規劃、四川省鑄造行業的發展背景;
行業現狀;鑄造企業點數、產業集中度、區域布局、產品結構、質量和經濟效益、能耗和環保情況;
3、政策扶持合理建設鑄造產業集群發展,省內鑄造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、反映企業訴求;
經分類匯總整理共收集到244家企業上報資料;
一、四川省鑄造行業調研概況:
1、 經現場調研發現鑄造企業普遍存在技術工人嚴重缺失、生產環境條件差(包括大型國有企業二重等)。
2、實地調研發現新上大型民營鑄造企業起點都很高,設備及自動化程度也較高,產值均在億元以上,不知名且對外發展迅速,企業發展思路能與時俱進,是值得關注的現象。
3、規模以下(產值2千萬以下)的小鑄造企業普遍存在生產工藝落后、設備陳舊,環保能耗現狀都不足以支撐企業生產發展。
4、從現已收集244家企業和實地調研掌握的情況看,企業區域分布集中度較高的在成都周邊地區(大邑、崇州、彭州、新都等共計89家),其次依次為南充地區、自貢、眉山地區、攀枝花、樂山地區及簡陽其次。
5、產值在上億的鑄造企業依次排名情況(以地區2011年總產值排名):其中攀枝花、成都、自貢、德陽、內江、眉山、資陽、樂山、瀘州;產值在2千萬以下的鑄造企業比例占調研總數的80%,且大部分集中在崇州市周邊。
四川省主要鑄造企業分布圖
6、四川省鑄造園區情況
攀枝花釩鈦鑄造園區作為四川有特色的一個大型鑄造園區的建設,在攀枝花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正在迅速發展中;涼山州利用自身礦產資源的優勢,鑄造園區的建設也正在規劃和建設中;收到南充市、南部縣老科協和市經信委聯合組織近二十位專家,深入南部縣、順慶區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提議一份:提議把南部建成成渝經濟區北部鑄造園區的初步想法,提出需落實解決鑄造園區10億元建設發展資金,(該建議提議可由企業積累自籌資金30%,政府扶持資金占20%,其余爭取銀行信貸速效解決)。
二、“行業準入條件”的實施對我省鑄造企業的影響
從上半年對全省調查的244家相對具有一定規模的鑄造企業分析匯總情況來看,有近80%的企業達不到現有國家“準入條件”標準,如果再加上尚未調查的數量眾多規模更小的企業,則有大于此比例的企業將會被整頓淘汰。這樣大面積的企業面臨被整頓淘汰的危險,不僅不利于四川鑄造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,也不利于人員的就業,更不利于和諧和穩定的要求。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大對四川省鑄造行業的廣泛宣傳力度,要求企業要抓住此輪調整機遇和多關注相關政策的發布,做好企業自身的整體素質的提升等等工作。
三、修訂適合四川省的“實施準入條件”,實施規劃及政策建議
結合此次鑄造企業能耗數據調研,四川省經信委業務主管部門于2012年10月11日組織了四川省鑄造協會及20多家包括學會、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企業召開了座談會,并已正式向國家工信部提交了現有《準入條件》的修改意見和建議。為迎接今后3年四川省鑄造行業的產業升級大調整,結合我省鑄造企業實際情況,廣泛聽取有關鑄造企業的意見,初步認為制定“四川省鑄造行業能耗計算方法和限額標準”與修訂“四川省鑄造準入條件”需同步進行。通過該標準以協助政府主管部門界定落后產能淘汰范圍,把握淘汰落后能步驟,為我省“準入條件”的貫徹實施而提供參考依據。